为生而教、为业而学
    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 点击量:1912
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

前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两年连续扩招后,在校学生已逾2000多万,在政策、投入、规模、模式、体制、效益等方面比前几年有了长足进展,但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最为薄弱的环节,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连续两年扩招100万人是在条件很不具备的情况下推进的,基础还很不巩固,工作还很不平衡;另一方面,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许多问题亟待思考:学生流失率偏大,毕业生质量偏低导致就业巩固率低等。深入剖析不难发展:师资队伍已成为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在此情况下,要保证中职教育进一步做大、做职,又好又快发展,真正进入快车道,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大众教育,发挥对经济的积极推进作用,必须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结构合理、体现中职教育特色、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初中级技术的劳动者要求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师资队伍 问题 对策

一、当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双师型教师缺乏 缘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家庭首选读普高、上大学。因此,从社会整体层面上讲目前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吸引力,在国外,诸如德国,很多青年不选上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因为在经职业教育获一技之长后,同样可以有一份较好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在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一批初中毕业的优秀生进入中师、中专学习,是因为在当时不仅能学技术,解决农村户口问题,毕业后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怎样扩大中职教育吸引力,使其步入良性循环呢?这就涉及中职教育的具体工作层面,一所中职学校怎样实现招得进、留得住、送得走、留得下(企业)的完整过程,关键因素在人,在教师,在专业课教师,在双师型教师。就全国范围来看:05年各类中职学校教师75万人,06年增长到约79万。据有关人士介绍:2010年,中职教师缺口至少为1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要保持当前师生比1∶21,至少要补充40万新教师。中国教育报记者对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50个县(市)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情况进行调查,认为本地职教师资不足的有123个,占82%,其中农村地区的职教中心师资更显不足,几乎都存在或缺偏、或缺岗的现象,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缺口甚大。以四川乐山地区来说,乐山市第一职业中学(国家级重点职中)是乐山地区中职教育的“龙头老大”,在校学生近5000人,教师不足150人,师生比约近35∶1,10多个专业,上百门专业课,学校校长表示:现在最头痛的就是缺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笔者所在的夹江云吟职中是一所省级重点职中,在校学生600来人,专业课教师15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足5人。乐一职中、云吟职中如此,乐山地区其它中职学校(含民办校)多半如此。

2、高技能的专业带头人缺乏 在双师型教师缺口极大的情况下,高技能的学科带头人在不少中职学校寥寥无几,尤其在一些农村中职学校和县级职教中心根本不存在高技能的学科带头人,而中职教学要保量,要向纵深发展,教学特色要得以充分体现,高技能的学科带头人正是不可缺少的。有职教同仁说:一个高技能人才带活学校一个专业。确实如此,乐山市一职中于02年外聘一位高级工程师从事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工作,他本人在这方面有三项发明专利,从而使汽修专业在该校办得有声有色,该专业并成为省级骨干专业。目前就整个乐山地区来看,从事中职教学的教师上千人,学生逾万,而教师中的高技能学科带头人屈指可数,我们必须正视中职教育领域高技能的专业带头人奇缺的现实。